名师大讲堂丨中央民族大学魏琦教授莅临我校开展讲座《屏幕与观看——数字时代的绘画转变》
魏 琦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造型基础部主任,北京卓越艺术(美术、设计)人才培养高校联盟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当代绘画研究专业,专注机器图像复制、互联网影像与绘画关系以及计算机审美观看问题。曾获中法贝壳·文艺复兴优才计划“新锐佳作奖”、 艺术都市作品大赛“BLAST”奖等,作品发表于《美术研究》《美术观察》、国家十一五规划大学教材《素描教学》《色彩教学》等。2014年曾参与中央美术学院重大国家项目天安门主席像绘制工作。
4月28日晚,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造型基础部主任魏琦教授在我校西校区大礼堂,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屏幕与观看——数字时代的绘画转变》的精彩讲座,讲座全面剖析了数字时代背景下,屏幕作为新兴媒介对当代绘画领域的深刻变革,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绘画艺术面临的冲击与发展路径。
讲座伊始,魏琦教授以数字时代媒介变革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屏幕作为新兴传播载体对当代绘画领域的结构性影响。他通过展示三幅绘画作品与现场师生展开互动,揭示了人工智能算法生成技术已深度介入艺术创作领域。他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实例,以及AI绘画作品竞赛获奖、拍卖高价等行业动态,点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传统绘画艺术范式的挑战。
讲座中,魏琦教授通过具体艺术案例的剖析,阐述了当代画家如何巧妙融合新媒体元素,创造出既具有传统绘画韵味又不失现代科技感的作品。他进一步以网络相似梵高绘画作品的视觉特征与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影像表达为例,深刻剖析屏幕媒介通过界面交互、透视重构、感官体验等维度,重塑了公众的艺术观看经验。
针对技术冲击下的艺术创新路径,魏琦教授指出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有观看视角、艺术观念、创作流程、媒介属性,当代艺术家正通过融合新媒体元素,形成兼具古典美学底蕴与现代科技质感的艺术形态,说明了数字技术跨越传统边界,为绘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魏琦教授还总结指出,绘画艺术的发展早在摄影的出现就带来了冲击。他表示,无论技术如何更新,扎实的造型功底与敏锐的审美判断始终是绘画艺术的立身之本。
此次讲座探讨屏幕文化的兴起如何重新定义了艺术的创作、传播与观看方式,关注屏幕观看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以及这种新型观看模式如何推动当代绘画向更加多元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展现了数字时代当代绘画的独特魅力与广阔前景,为师生带来学术盛宴的同时,以前沿视角激励大家坚定艺术追求,紧跟时代技术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能力。(林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