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到我校开展讲座《由文物衍生文创产品的探索——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例》
廉世明
合浦县博物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正研究馆员,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长期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以及海丝文物,发表论文《浅谈合浦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行始发港》《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物证》《试析合浦汉代陶器地方特色》等10多篇,对利用文物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有独特见解。
为提高学生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文化素养与实践技巧,帮助师生对博物馆文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解读,9月4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于我校西校区大礼堂,带来了题为《由文物衍生文创产品的探索——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例》的精彩讲座。讲座以解读汉代文物造型特征并应用于文创产品创作为主要内容,通过详实的文物分析以及丰富的文创产品案例分享,启发学生对文化符号的思考并激发学生们对文创产品的创作思路。讲座由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白建强主持。
讲座伊始,廉世明馆长以合浦汉代文物青铜铜凤灯开发文创产品作为具体的案例,深刻讲解如何利用文物的造型特点及纹饰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通过对文物的造型、纹样及文化内涵进行详细分析,以及对铜凤灯雕塑等文创产品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详细列举,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物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关联性。
随后,廉世明馆长对广西合浦县出土的青铜马、人足环耳铜樽及弦纹铺首衔环熊足铜樽、柿蒂纹三足铜盘、羽纹系链小铜扁壶等诸多文物的造型特点及文化符号进行逐一讲解,并以市场在售的文创商品及往届学生设计的优秀作品作为案例,启发学生提取文物中独特的造型特征作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
讲座过程中,廉世明馆长回顾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馆校合作”三年来设计出了四十余种文物的文创作品,并对文创产品的展销成果进行了介绍,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认可,表扬了学生作品的创作亮点。他表示,作品凸显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特色,体现了传统汉文化与当今现代审美结合、是文物资源活化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索的初步成果。
廉世明馆长指出,文创产品设计创作的目的是在于能够传承文化、传播文化,进而帮助大众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希望师生们共同解读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文化符号,了解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哲学思想和艺术智慧。
讲座结束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白建强现场鼓励师生将文化更好地应用在文创作品中,让文化活起来,历史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这场兼具历史文化与创意激情的讲座,搭建了与博物馆文物对话的桥梁,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董佳颖、黄美燕/摄)